事件内容: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华中河南与华东地区苏皖,西起桐柏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淮丘陵、通扬运河和如泰运河南堤与长江流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脉与黄河流域毗邻,流域地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和山东五省,面积27万平方公里。淮河流域自2022年6月以来,受持续高温有影响,遭遇严重气象干旱,上中游来水偏枯,主要湖、库水位严重下降,对流域内各省的城乡居民生活和农业灌溉用水水源造成严重影响。
公开报道:
2022年6月21日,江苏省水利厅报道,淮河流域遭遇严重气象干旱,上中游来水偏枯。随着近期农业夏栽大用水的消耗,江苏省苏北地区主要水源“三湖一库”水位快速下降,抗旱用水形势日趋严峻。(摘自江苏省水利厅)
2022年8月29日,安徽省水利厅报道,今年7月份以来,安徽省淮河流域平均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少,淮河水位普遍偏低。特别是进入8月以来,受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影响,部分地区土壤墒情进一步恶化,旱情逐步显现。据气象部门预报,近期仍维持高温少雨天气,旱情仍将持续发展,城乡居民生活和农业灌溉用水水源保障形势愈发严峻。(摘自安徽省水利厅)
2022年9月6日,水利部传达贯彻《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做好当前抗旱和局地强降雨防御工作的通知》要求,分析研判第11号台风“轩岚诺”对淮河流域的影响和当前旱情发展态势,安排部署水旱灾害防御工作。8月以来,淮河流域主要干支流控制站来水量总体偏少,其中淮河干流息县~吴家渡河段来水量较历史同期少69%~94%,主要支流来水量少64%~97%。截至9月3日8时,流域大型水库及主要湖泊蓄水量较上月同期少16%,预计淮河以南地区旱情仍将持续。(摘自中国水利部)
图1 中国气象局的2022年6月25日干旱分布图(资料来源:中国气象局)
图2 持续干旱造成的河道水位下降和干枯(资料来源:央视网)
基于干旱监测产品的事件分析:
慧天卓特团队研发的基于中国风云卫星的遥感监测产品,可以实现针对大区域干旱情况的逐日监测、定量分析和未来1个月的预测。本案例是针对2022年夏季淮河流域的旱情监测和预测分析,可以看到:从2022年6月底开始,干旱指数迅速下降,旱情急剧恶化,7月初干旱指数达到谷底,并持续保持在较低值超过一个月(图3绿色区域);图3红色区域为模型预报干旱指数,虽然8月底有几次连续降雨,但是受持续高温的影响,旱情一直到9月初还未能缓解。图4为山东及淮河流域各省2022年6月至8月的干旱指数分布动态图,从空间上可以看初,自6月起,旱情从山东南部逐步向相邻的江苏、安徽和河南省扩散,7月底,河南西部、安徽中北部和江苏全省干旱指数全面偏红,受灾面积达到最大。
图3:监测和预报图- 绿色区域显示的是卫星监测的淮河流域旱情指数
图4:淮河流域各省的干旱指数分布动图(时间:2022年6月至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