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干旱灾害发生频率最高且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影响中国大部分区域的东亚大气环流系统从对流层到平流层均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转折,中国旱涝格局呈现为北方易受旱灾影响、南方旱涝并发的特征,大范围的干旱灾害连年发生。进入2022年后,随着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加剧,导致全球气温的逐渐升高,全球各地都出现了历史级别的严重干旱,进入夏季后,我国也出现了遍布南北的严重干旱情况,造成粮食减产、江河干涸,甚至是居民饮用水,南方部分地区的严重干旱持续到了2022年年底。图1为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1-12月每月中旬的干旱监测情况(摘自国家气候中心)。
图1 国家气候中心干旱监测图(2022年1-12月)
我们基于中国风云卫星观测的遥感数据,通过地表能量物理模型反演出干旱指数,对我国2022年全年的旱情从时间和空间上也做出了定量的监测和评估。图2为我公司产品的2022年1-12月每月中旬的干旱监测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我们的产品同样监测到了进入2022年夏季后遍布我国南北各地区的严重干旱,2022年1-2季度,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无干旱情况,第2季度末,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我国北方的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区和南方湖南、湖北等地相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干旱(见图3);到了第3季度,随着夏季的来临,气温进一步升高,我国中部、西北、东南部均先后发生了严重干旱,尤其是进入8月中下旬、9月份,我国东南大部分地区发生了历史级别的严重干旱,造成粮食减产、江河断流干涸,甚至影响到居民饮用水(见图4-14);第4季度,进入秋冬季后,随着气温的降低,我国大部分地区旱情得到缓解,但东北西部、东南部分地区旱情仍较为严重,尤其是东南部地区一直持续到12月初,随着气温的进一步降低和降水的发生,旱情才得到了进一步的缓解。
图2 慧天卓特干旱监测图(2022年1-12月)
图3 慧天卓特干旱监测预测图(2022年6月黑龙江、内蒙古、湖南等地区的干旱情况)
图4 浙江省干旱监测预测图(2022年8-10月)
图5 安徽省干旱监测预测图(2022年9-10月)
图6 湖南省干旱监测预测图(2022年7-12月)
图7 湖北省干旱监测预测图(2022年8-10月)
图8 江西省干旱监测预测图(2022年7-12月)
图9 福建省干旱监测预测图(2022年9-12月)
图10 河南省干旱监测预测图(2022年7-9月)
图11 广东省干旱监测预测图(2022年9-12月)
图12 广西省干旱监测预测图(2022年9-12月)
图13 重庆市干旱监测预测图(2022年8-11月)
图14 贵州省干旱监测预测图(2022年8-10月)
另外,我们的产品还可提供更详细的量化统计分析,通过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
1、2022年全年全国平均有49.05%的面积处于干旱中,其中:
轻旱面积28.15%、中旱面积15.51%、
重旱面积4.22%、特旱面积1.16%。
2、2022年全年全国超过50%的面积处于干旱中的时间为:7-10月份;
3、第三季度的严重干旱期间,我国干旱面积超过85%的省份多达13个,包括: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河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台湾、香港等省市和行政区。其中干旱面积超过90%且重旱、特旱面积超过50%的地区有4个,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9月份(详见下表,表中黄底部分为重旱、特旱严重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