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 精准监测 提前预警 自主可控
长江流域经济带2023年度干旱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2日

长江流域是指长江干流和支流流经的广大区域,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是世界第三大流域,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8.8%,流域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长江全长约6300千米,是亚洲和中国的第一大河,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9755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为黄河的20倍。是仅次于赤道雨林地带的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的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因其资源丰富,支流和湖泊众多,它横贯哺育着华夏的南国大地,形成了中国承东启西的现代重要经济纽带。

长江流域自然资源丰富,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1/4,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群落、物种和数量在中国七大流域中多占首位。流域内已建立了约100处多保护目标的自然保护区,最著名的保护区位于湖北神农架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长江经济带战略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长江流域气温是在太阳辐射能量、东亚大气环流、青藏高原和北太平洋大地形以及各地区不同的地形条件影响下形成的。长江流域的年平均气温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趋势,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6~18℃之间。长江流域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4月和10月是冷暖变化的中间月份。

长江流域平均年降水量1067毫米,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季风气候十分典型,年降水量和暴雨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长江流域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冬季(12~1月)降水量为全年最少。春季(3~5月)降水量逐月增加。夏季(6~7月),长江中下游月降水量达200余毫米。8月,主要雨区已推移至长江上游,四川盆地西部月雨量超过200毫米,长江下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8月的雨量比4月还少。秋季(9~11月),各地降水量逐月减少,大部分地区10月雨量比7月减少100毫米左右。

2022年7-8月,长江全流域遭遇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出现罕见的“主汛期反枯”。2023年4月,生态环境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指出,要持续推进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推进以长江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中游水库群联合生态调度,保障下泄流量,加强沿江重点城市水环境治理,优化沿江产业布局,强化工业园区管理,强化港口码头及航运污染风险管控。

中国是干旱灾害发生频率最高且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进入2023年后,受厄尔尼诺的影响,并叠加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全球平均气温刷新了2016年的“最暖年”纪录,成为1850年以来最暖的年份。截至2023年8月21日,我国已发生6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等地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40℃,突破历史极值。进入夏季后,持续的高温使得我国出现了遍布南北的严重干旱情况,对农业生产和水资源供应造成重大影响。7月中下旬南方沿海地区的几次台风,带来了强降雨,虽然有效缓解了高温干旱,但也带来了冰雹、雷暴大风和洪涝等恶劣天气。厄尔尼诺事件的出现,也给我国秋冬季带来明显的影响。10月后,我国南方尤其是华南等地的降水明显增加,北方出现暖冬。

我们基于中国风云卫星观测的遥感数据,通过地表能量物理模型反演出干旱指数,对我国长江流域经济带(以下简称长江流域)2023年全年的旱情从时间和空间上做出了定量的监测和评估。图1为我公司产品的2023年1-12月每月中旬的干旱监测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2023年1季度(1-3月),长江流域处于冬季少雨季节,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无干旱情况,只有下游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西、云南等地有轻度干旱,3月下旬,随着气温的升高,下游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出现了大面积的严重干旱(详见图2),随着3月末强气流带来的多次降水,干旱得到了缓解;第2季度(4-6月)末,始于2023年5月的厄尔尼诺开始影响我国,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6月中旬后,我国北方的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区和南方的湖南、广西、重庆、四川、云南等多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干旱(见图3);到了第3季度,随着夏季的来临,气温进一步升高,我国超过65%的地区均处于干旱中,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的干旱尤为严重,重旱特旱面积超过了60%,大面积的干旱一直持续到9月下旬,来自东南沿海的台风,带来了多次强降雨,大大缓解了南方的旱情,北方的旱情也得到了逐步的缓解(见图4-15);第4季度,进入秋冬季后,随着气温的降低,我国大部分地区旱情得到缓解,厄尔尼诺事件给我国秋冬季也带来了明显的影响。10月后,我国南方尤其是华南等地的降水明显增加,南方无明显旱情,但北方出现的暖冬,叠加较少的降水,使得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存在轻中度干旱,12月中下旬,华中东部地区出现了更大范围的干旱。图5为长江流域经济带2023年度动态干旱监测图。

图1 长江流域经济带干旱监测图(2023年1-12月)

 

图2 长江流域经济带干旱监测图(2023年3月15日)

 

图3 长江流域经济带干旱监测图(2023年5月和7月)

 

图4 长江流域经济带干旱监测图(2023年10-12月)

 

图5 长江流域经济带干旱动态监测图(2023年1-12月)

 

另外,我们的产品还可提供更详细的量化统计分析,通过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

1、2023年全年长江流域平均有40.94%的面积处于干旱中,

其中:轻旱面积21.02%、中旱面积13.35%、

          重旱面积4.53%、特旱面积2.04%。

2、2023年全年最严重的干旱发生在第三季度的7月,长江流域有超过60%的面积处于干旱中,最轻的干旱发生在10月,长江流域有约17%的面积处于干旱中;(详见表1)

3、2013至2023年十余年间,长江流域最严重的干旱发生在2019年,全年平均有52%的面积处于干旱中;最轻微的干旱发生在2020年,全年平均有34%的面积处于干旱中(详见表2)

 

表1:2023年长江流域经济带每月干旱情况

 

表2:长江流域经济带近10年干旱情况(2013-2023年)

 

关于慧天卓特 | 联系我们 | 京ICP备‪2022027338‬号